“高考試卷把我們拼成一張地圖”,葉航這樣形容2-111寢室的關系——湖北孝感、湖北潛江、福建福清、福建福安4個城市的坐標最終在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的這間寢室交匯。4年間,他們的實驗報告摞成臺階,筆記本上的方程式蔓延成路標。當2024年考研落幕時,這張“地圖”上標記出新的目的地:葉航保研至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余浩生考研至吉林大學,劉心勇登陸江南大學,李維哲則前往陜西師范大學開啟新的研途。

在學術與創(chuàng)新的征程中,他們各展所長、屢獲佳績。葉航憑借扎實的專業(yè)知識與創(chuàng)新思維,一路過關斬將,不僅在湖北省第十七屆大學生化學化工學術創(chuàng)新成果報告會上摘得一等獎的桂冠,還在2024年“挑戰(zhàn)杯”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計劃競賽中榮獲省級銀獎,更于“建行杯”第八屆中國國際“互聯(lián)網+”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湖北省高教主賽道收獲銅獎,展現(xiàn)出卓越的綜合實力。余浩生積極投身學術實踐,參與湖北省第十七屆大學生化學化工學術創(chuàng)新成果報告會,以出色的表現(xiàn)獲得省級三等獎,為自身的學術履歷增添了亮眼一筆。劉心勇積極參與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在與眾多高校學子的激烈角逐中成功突圍。李維哲同樣在第四屆中南民族大學化學實驗創(chuàng)新大賽中,憑借嚴謹的實驗態(tài)度與創(chuàng)新的實驗設計,最終取得三等獎的好成績。
同寢異時,和光共譜青春曲
大二專業(yè)分流成為命運的紐帶,早已相識于大一6人寢室的4人在細分專業(yè)后重新聚于2-111寢室。在備考時光里,4人的生物鐘各不相同,織就了一幅錯落有致的生活畫卷。
劉心勇像一臺精準的節(jié)拍器,遵循著清晨八時迎朝陽、半夜十一、二點伴月色的作息節(jié)奏,李維哲與余浩生則更像夜空中徘徊的晚星,常因深夜遨游在知識海洋里而將起床的生物鐘推遲到上午九、十點。盡管時鐘的指針為他們標記出不同的生活軌跡,但他們彼此尊重、互相體諒的生活習慣如春雨潤土,悄然滋養(yǎng)出宿舍獨有的和諧生態(tài)。提及他們的相處方式,葉航表示,獨特的“反向式鼓勵”是他們的日常,“今天怎么這么早就回來了,還能考上嗎?”是他們常說的話,這種看似調侃卻又飽含深意的相處之道讓他們在這小小的天地里一起成長。
在忙碌的學習生活之外,他們會選擇在空閑時刻相約操場,用奔跑的律動釋放學業(yè)的勞累;或在虛擬的游戲世界里瀟灑走位,靈活攻克難關,讓壓力在歡聲笑語中消解。帶著“學了一天總要給自己一些獎勵”的想法,深夜的校園周邊常出現(xiàn)4人結伴覓食的身影,用煙火氣消解學習的疲憊。

音樂也成為了他們忙碌學習生活中的精神紐帶。當《一路生花》輕快的旋律流淌,他們不自覺齊聲哼唱;當《追夢赤子心》激昂的節(jié)奏響起,歌詞傳遞的奮斗精神總能點燃共鳴。這些鐫刻集體記憶的音符,串聯(lián)起無數個歡笑與拼搏交織的瞬間,在小小的空間里譜寫出獨屬2-111寢室的青春樂章。
齊心備考,月下描摹未來夢
葉航一直有繼續(xù)深造的想法。他大三上學期便關注到自己的成績在爭取保研名額上有較大的優(yōu)勢,同時在姑姑的建議和鼓勵下,從那時起就定下了前往中國科學院讀研的目標。2-111宿舍的剩余3人在課程變少的大三下學期,同樣考慮到專業(yè)深造的優(yōu)勢和就業(yè)市場的需求,也陸續(xù)堅定了考研的想法。從情同手足的朋友變身并肩作戰(zhàn)的戰(zhàn)友,對于2-111宿舍的4人來說這并沒有什么不同,不過是游戲世界里的強強聯(lián)手落地到現(xiàn)實中,成為備考路上親密無間的伙伴,這份書寫未來的故事里,主角團一直是他們。
焚膏繼晷,星月為鑒。2-111宿舍全員升學上岸的亮眼表現(xiàn)并不只體現(xiàn)在復習投入全心全意,還是3年多來的厚積薄發(fā)。做實驗是化學相關專業(yè)學習內容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葉航在學習光催化基礎課程時,對太陽能研究產生了濃厚興趣。得知陳連清老師在光催化領域有著深入的研究后,他加入陳老師的課題組,進行進一步的探索研究。余浩生在學習光催化半導體的課程時,對李覃老師負責的課題組產生興趣,主動投遞郵件后成功進入課題組,并在同組師姐的帶領下學習各種相關技能,有條不紊地配合推進實驗進度。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實驗室里的經驗積累為2-111寢室4人在準備面試和畢業(yè)設計時增添了不少底氣。實驗室里每一個反應的生成,都伴隨著他們剖析入理的思考和不斷錯中求進的執(zhí)著。小小的燒杯無聲承載起成百上千次實驗的結果,他們前往理想學府的道路,就在這一次次投向燒杯的期待目光里悄然鋪就。在實驗室外的課堂學習中,4人之間還有一個默契的共識,那就是課上問題課上解決,盡量不要帶進寢室。課上要是有沒能解決完的問題,他們便在放學時放慢步調,在回寢路上繼續(xù)課上的思路,你一言我一語地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葉航從重慶大學交換學習回來后,為了及時跟上專業(yè)學習進度,也常在課后和舍友們互相對課堂知識進行抽問。劉心勇和余浩生憑借扎實的課堂學習基礎在提問中總是勝券在握,李維哲跳躍的思維則為解題提供了更多的思路。情誼在一次次討論中變濃,知識也在一遍遍抽問中更加透徹。
被問及是否有印象深刻的備考經歷時,劉心勇?lián)u頭,表示備考時光實在挑不出什么特別的亮點,與每一位備考學子一般,不過是宿舍圖書館兩點一線,以及不斷復習刷題。“但是,很慶幸我們4個志同道合的朋友都有共同的奮斗目標,這條路上我們不會孤軍奮戰(zhàn)。”李維哲笑著補充。
定心從容,筆試面試一路生花
“態(tài)度決定一切。”在葉航再次提及自己的座右銘時,其余3人也不住地點頭表示認可。這句話不但詮釋了4個人能夠取得筆試高分的重要原因,也在最終的面試階段起到重要作用。余浩生感觸頗深地分享了自己當時去面試時出現(xiàn)的小插曲:站在評委面前時,他因為過于緊張,一時間記不起英語自我介紹后半段內容,他強按下慌亂向老師申請暫停整理思緒,調整片刻后再次從容開口。這段插曲并沒有影響他后續(xù)的得分,老師們寬容地給了這位處變不亂的年輕人一個機會。李維哲在陜西師范大學的面試經歷里同樣驗證了鎮(zhèn)定的態(tài)度在面試中的重要作用:“我見過好幾個面試者練習時的樣子,他們準備的內容很亮眼,但是正式面試時沒能克服緊張情緒,表達得很不流暢,老師最后給出的打分并不高。”李維哲沒有被前面面試者的沮喪和緊張氛圍所干擾,而是穩(wěn)住心態(tài),根據自己最開始定好的節(jié)奏,鎮(zhèn)定地走完了整個面試流程。

在中科院的面試時,葉航特地準備了一套西裝,舍友的鼓勵和自己日日夜夜的努力鑄成他一往無前的勇氣。面對老師們第一輪提出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他沉著冷靜,根據3年來的學習和實驗室的練習積累,不慌不忙地一一回復。當錄取郵件彈出提示,他心中滿溢出苦盡甘來的喜悅。最后,內斂沉靜的劉心勇給學弟學妹們認真?zhèn)魇诮涷灒骸皬土曇欢ㄒ獢[正心態(tài),保證自己不會后續(xù)崩盤;面試更是要冷靜,已經認真準備了就沒什么大不了的。”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4位同學從不同的城市走來,又向著不同的城市走去。盡管未來的科研道路各不相同,但2-111寢室中那些相互鼓勵、相互支持的時刻,都將如同璀璨的星辰,鑲嵌在他們青春的夜空中,讓他們在各自的科研道路上,勇敢地追逐夢想,綻放屬于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