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尚云,,男,,土家族,湖北省恩施州巴東縣人。1985年入我校政治系學習,,1991年碩士畢業(yè)于我校民族學專業(yè),,1991年到1994年在《宜昌日報》做記者,,1994年到2000年在宜昌市委宣傳部任副部長,、部長,2000年至今工作于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先后擔任副縣長,,縣委副書記,縣長,。在職期間,,編輯出版了《楚國精魂》、《巴土文化叢書》等書刊,,推行了“農村合作醫(yī)療”和“貧困學生助學基金”等大型工程,。發(fā)展特色農業(yè),創(chuàng)辦實用工業(yè),,崛起第三產業(yè),,使長陽人民過上幸福安康的小康生活。
“走進長陽,,這里的山山水水是那樣神奇而富有生機,,這里的父老鄉(xiāng)親是那樣勤勞、質樸,、善良,。我們的使命是使這塊土地變得更加美麗而富饒,使這里的人民更加快樂而幸福,。讓我們?yōu)橹畠A注全部的情感,、智慧、汗水和生命,,去實現(xiàn)夢想,開啟未來?!?/font>
對著蒼蒼云山,,對著泱泱江水,對著土家父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人民政府縣長馬尚云曾這樣深情地告白,。花開花落,,清江如一面鏡子,,映照了長陽的發(fā)展歷程,映照了馬尚云同志的赤子情懷,。清江的山,,清江的水,清江的兒子,,天人合一,,不離不棄。
把愛播灑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艾青的詩詮釋了馬尚云心靈深處的聲音。2000年,,馬尚云闊別繁華都市里舒適的工作,,毅然來到山區(qū)縣長陽?!帮L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懷揣著這樣的決心,,他踏上了前往長陽的汽車,。到長陽的那天,天正飄著雪,,寒風刺骨,,冷冷清清的街頭只有幾個賣菜的大娘,凍得瑟瑟發(fā)抖,,馬尚云的心狠狠地痛了起來,,一個人在沿江道上久久地徘徊。青山不老,,碧水長流,,清江似一位柔弱女子輕舒長袖,八百里歌吟不斷,,可誰能聽懂她如泣如訴的聲音,。作為父母官,,他不忍心看到土家人民一輩子勞碌奔忙,養(yǎng)家糊口,,衣食皆憂,,年復一年,亙古不變,。他用右手在左手心里寫下兩個沉重的偉大而神圣的字:“責任”,,后來他在自己的起居室里也貼上了“責任”這兩個字。他說,,當他想起責任的時候,,他就更能思索人生的真諦和生命的尊嚴,探索造福百姓的路徑,。
馬尚云扛起責任的方式便是播灑愛,。這種愛,無邊無際,,無私無渭,,如天宇般寬廣;這種愛,,用血浸過,,用淚泡過,用心暖過,,用汗煨過,。愛這個字,寫起來容易,,組成它的那個“心”字卻是馬尚云的赤子之心,。
頂著烈日,吹著冷風,,馬尚云爬山涉水,,親自體系民情。當他看到艱辛的農民因為醫(yī)療費太貴而放棄治療時,,當他看到貧家少年擦淚輟學而踏上打工的行途時,,他一次次地叩問自己的良心,難道自己的責任就是眼睜睜地看著病人撒手人間,,看著孩子眼里的痛苦而置之不理,。“無情未必真豪邁,,憐子如何不丈夫”,。
在馬尚云的爭取下,2003年初,,長陽被納入全國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試點縣,。并在總結以往經驗的基礎上,,設計出了“自愿參加,多方籌資,,大病統(tǒng)籌,,小病補償,公正公開,,平等享有,科學管理,,民主監(jiān)督”的模式,。
在實行這個模式的過程中,馬尚云推行“一切為了農民,,一切方便患者”的宗旨,,最大限度地方便群眾,減輕農民群眾的負擔,,他采取了三項重要措施:一是就診機構可以自由選擇,,只要是縣內合法的定點醫(yī)療機構,可以跨鄉(xiāng)鎮(zhèn)就診,,從而推動了各醫(yī)療單位服務質量的改進,;二是報銷補助程序簡化,在本村衛(wèi)生室門診就醫(yī)隨診隨補,,外出門診憑據回本村衛(wèi)生室核銷,,住院費用審核由醫(yī)治單位與縣“合管辦”直接聯(lián)系,不需要病人往返于醫(yī)療機構與管理機構之間,;三是住院按規(guī)定應該補助的費用現(xiàn)場辦理時免手續(xù)費,,不要病人墊費用。這些措施如及時雨一般,,使患病農民得到及時救助,。
其實,最讓馬尚云牽掛的,,還是那些山里孩子,。那漏雨的校舍,打著補丁的書包,,單薄的衣衫沒有澆滅他們求學的熱情,,但生活的重擔卻讓他們不得不合上書本,要么扛著鋤頭,,面朝黃土背朝天一輩子,;要么背著行囊,讓隆隆的機器聲淹沒短暫的青春,。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一定要為山里的孩子插上騰飛的翅膀。馬尚云想到了,,也做到了,。
刻不容緩,馬尚云立即開展了“貧困學生助學基金”工程,。從學校方面實施對貧困學生減免,、緩交學費的政策;并聯(lián)系各級新聞單位大力宣傳助學意義,,報道助學先進事跡,,營造捐資助學的良好社會氛圍,保證了貧困學生助學工程能廣泛,、健康,、持久地開展下去。這是一項讓每一個長陽人都為之感動,、為之驕傲的助學工程,。
愛,讓一雙雙渴望的眼睛里發(fā)現(xiàn)了希望,,讓一道道緊皺的眉頭下看到了欣喜,。
愛,正如黑夜的一盞燈,,走廊上為路過的人準備的扶手,。
讓我們銘記這份愛,并且弘揚它的旗幡,,播灑它的甘霖,。
把根留住
沿著清江,你能抵達一個民族的深處,,天地沉浮,,滄海桑田,世世代代的巴人后裔,,也就是當今的土家族人民,,一代一代秉承先祖遺風,創(chuàng)造了璀璨奪目的巴文化,。然而,,終因群巒無際,山隔水阻,,這些優(yōu)秀的文明成果,,只能長久地氤氳于山地巖谷,難得被整個人類共享,。如果不盡快發(fā)揚這些文化,,在不久的將來,,巴土文化將從世界上消失。
幸運的是,,馬尚云有一雙洞穿時空的眼睛,,有一顆高瞻遠矚的心靈,有一種堅強不屈的信念,。他深信,,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民族文化與現(xiàn)代文化相結合,,才能形成中華民族的文化主流,。
為了讓更多的人領略巴山夷水之奇,民族風情之美,,更讓子孫后代了解巴土歷史,傳承土家文化,,馬尚云親自掛帥,,編撰了大型土家族文化巨著《巴土文化叢書》。
籌備期間,,馬尚云利用節(jié)假日驅車走訪了長陽的各個鄉(xiāng)鎮(zhèn),。有時在田埂上席地而坐,向豪爽的土家族漢子了解跳喪舞的熾烈淳樸,;有時在火炕邊剝著烤山芋,,與年邁的老農探討古樸清雅的南曲;有時在稻場上,,與慈祥的大媽邊拉家常邊聽大媽唱那高亢婉轉的山歌,。爬山涉水,追尋遠古的巴人遺跡,;田間地頭,,體會那鮮活的巴風土韻。一套十本300萬字的《巴土文化叢書》的正式出版,,它不僅能讓世界在浩如煙海的中國文化史中全面了解土家人的文化歷史,,也能將鮮艷而深醇的土家文化的精髓介紹給世人,給中國文化一次長期疏忽了的激活,,給世界文化一次從未發(fā)現(xiàn)的驚喜,。
翻開這套書,讀長陽,,讀長陽的巴山舞,、南曲,讀五句子歌,、跳喪哭嫁,,讀美麗而柔情的清江,,讀有清江浸淫著的美麗而柔情的長陽人時,不要忘了馬尚云一路上揮灑的汗水,,熬紅的雙眼,,疲倦的面容。馬尚云幽默地用詩歌一般的話語說出了出版這套書的感觸:“事實上,,田泥里埋著的藝術碎片和藝術根須更需要發(fā)掘,,走在山間地頭,我覺得自然的精曲使我的心和神都在桑拿,?!?/font>
“如果有來生,讓我生在巴土地,,愛上巴山的漢子,,與他連理枝,在跳喪舞中微笑著告別,。
如果有來生,,我要有清亮的喉,唱山歌哼南曲,,我要有窈窕的肢,,跳著巴山舞,被他癡癡地戀……
如果有來生,,讓我做一個長陽人……”
土家妹子這樣唱,。
謝謝馬尚云,讓我們不僅僅是追憶山歌的清亮,,南曲的悠揚,,跳喪舞的豪邁,而是親身去唱,,去跳,。
謝謝馬尚云,留住了土家人的根,。落葉歸根,,離家的游子,早晚會回家,。
把夢放飛
馬尚云頗有感觸地說:“生命的歷程就是在自己調制一杯酒,,這杯酒叫做人生的滋味?!蔽蚁?,出色的調酒師一定是那些認真地體察過生活,堅強地承受過生活,勇敢地選擇過生活,,熱情地回應過生活,,溫柔地善待過生活中平凡或不平凡的人們。只有他們,,才不會被苦難淹沒,,被安逸籠絡,才會在命運的風向中辨別出屬于自己人生的那一份雋永醇厚的滋味,。
曾經的長陽是一個集“老,、少、山,、窮”為一體的邊遠老區(qū),,老輩們無比辛酸地對子孫們囑托道:“娃娃,加勁讀書,,好走出大山,,走出長陽,出去了就不要回來”,。沒有像樣的企業(yè),,農業(yè)結構單一,財政年年赤字,,是全市遠近聞名的貧困縣。到了年末,,就等著國家的扶貧款過年,,教師的工資幾個月沒有著落,領導班子換了一茬又一茬,??蛇€是窮,生活的艱辛,,像一捆粗糙的麻繩,,緊緊地捆住土家兒女,喘不過氣來,。馬尚云來了,,他用他靈明的智慧和極大的勇氣,發(fā)展特色農業(yè),,創(chuàng)辦實用工業(yè),,崛起第三產業(yè)。貧瘠陰冷的長陽山區(qū),,一下子有了大把大把的流淌的陽光,。
他說:“我發(fā)自內心地想要把這世界上,我所知道的,所擁有的,,最好的,,全都捧出來,給長陽父老……”
他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加快推進新型工業(yè)化,;他以農業(yè)結構調整為主線,加快推進農業(yè)產業(yè)化,;他以文化旅游業(yè)為龍頭,,大力發(fā)展第三產業(yè);他以優(yōu)化發(fā)展環(huán)境為著力點,,構筑縣域經濟發(fā)展新平臺,,他以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為目標,加強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與保護,。他把他敏銳的洞察力,,透徹的分析力和正確的判斷力運用到工作當中,將長陽建成產業(yè)特色鮮明,、基礎設施配套,、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良、人民生活殷實,、社會文明進步的新長陽,。
馬尚云是人不是神,當自己嘔心力血的工作成果不被人理解時,,當大山外那個美好的世界向他提出邀請時,,當沒日沒夜的長途奔波后思索人生幾何時,他也曾經想要放棄,??蓜倓偨ǔ傻腻i礦廠就要投產了,還有幾百多下崗職工就業(yè)還沒著落,,高山蔬菜已經上市了,,菜農還在為銷售渠道擔憂呢……咬咬牙,打起精神,,又走向會議室,、工地……
他太累了,秘書在引見我們采訪他時說:“為了給長陽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做一份策劃書,,馬尚云已經工作了一個通宵,。”后來當我們問及馬尚云最大的心愿是什么,,馬尚云想一會兒,,微笑著說:“等長陽人民都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時,,我可以告老歸鄉(xiāng),養(yǎng)花種蔬,,和愛人一起做飯,,看著孩子一點一點地長大,夕陽西下,,一家人悠閑地漫步,。”
“誰來繼續(xù)盡我的職,?”夕陽高聲問,。
沉寂的世界如靜畫一幀。
一盞燈奮然答道:“大神,,我愿盡力挑起你的重任,。”
我已完全讀懂了泰戈爾的這首詩的全部意義,,因為馬尚云就在我的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