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春茂,男,,毛南族,廣西環(huán)江毛南族自治縣人,1944年1月出生,。1962年9月至1965年7月在預科部高中班學習, 1969年從政治系畢業(yè),,勞動鍛煉一年,。1970年至1983年在廣西紅茂礦務局工作,先后擔任宣傳干事,、組織干事,、團委書記、機關(guān)黨委,、專職書記,、組織科長、組織部長,。在此期間多次獲得先進工作者和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榮譽稱號,。1984年至1992年調(diào)任到廣西煤炭廳工作,先后擔任人事處處長,、勞動人事處處長,。1992年底升為煤炭廳副廳長。 求知苦為樂 惜取少年時 譚春茂出生在廣西環(huán)江縣下南鄉(xiāng)一個貧苦的家庭里,,生活的艱辛促使他從小學習就非??炭唷?962年他被選送上了中南民族學院預科部高中班,,三年后升入本科政治系,。 譚春茂讀大學時正遇到中國文革時期,能夠真正用于學習的時間并不多,?!澳菚r,我們和工人一起在工地勞動,。只是每天會提前一個小時去工地,,先由生產(chǎn)班班長讀報紙給大家學習,然后才開始勞動,。這種學習其實只是一種形式上的東西,,根本學不到有用的知識……”然而在這種艱難的條件下,譚春茂堅持自學,,勞動之余堅持看書學習,,不浪費一點寶貴的學習時光,。 政治學習很枯燥,譚老除了學習專業(yè)知識外還閱讀了許多文學讀物,,他回憶說:“我上大學的時候看了很多書,,有中國的古典名著,也有一些當時流行的書籍,,如《家》,、《春》、《秋》,、《鐵流》,、《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等。這些閱讀大大提高了我的寫作能力,,對我后來的工作,,特別剛開始我做的文秘工作非常有益?!?/span> “遺憾的是工作后看書的時間少了,,平時看的都是些專業(yè)書,近三十年來我只完整地讀過一本小說,?!弊T春茂退休后閑暇時間才多了起來,終于可以重拾舊好,,他比較喜歡中國的一些古典文籍,,尤其是唐詩。一些較長的唐詩他都能背下來,,如白居易的《長恨歌》,。 實踐得真知 基層鍛煉人 回憶起自己的大學學習生涯,譚春茂說在大學里真正學到的知識其實并不多,,到社會上能用的也只有20%,,而大多數(shù)知識都是在日后的工作實踐中慢慢積累起來的。他很重視社會實踐的作用,,自己年輕時剛參加工作的一次經(jīng)歷對他影響很大,。 那是譚春茂在廣西紅茂礦務局參加工作的頭一個月,單位里的一個政治處主任讓他負責組織該單位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要他安排籌備小組中各個組的工作,,親自起草所有的文書,包括開幕式,、閉幕式,、籌備報告等,工作量很大。而且這些工作又是他以前從未接觸過的,。 可這位政治處主任什么都不告訴譚春茂,,全憑他自己去做,這無疑又增加了難度,。為了做好工作,,譚春茂花了十多天的時間去查閱前幾年的資料,又對單位做了未來五年的規(guī)劃,。終于,,經(jīng)過幾天的辛苦后,他把整理完的資料交給政治處主任,。沒想到,,主任順手翻了幾下后,扔下一句話“不行,,重來!”,,第二次還是那句話“不行,,重來!”,。年輕不服輸?shù)淖T春茂并未因此而抱有任何埋怨,,而是不斷總結(jié)改進,又將資料認認真真地整理了第三次,,主任終于滿意地點了點頭,,并耐心地對他的工作做了指點。第二年,,工作出色的他便得到提拔,,成為礦物局的團委書記。 在談到基層鍛煉的時候,,譚春茂顯得很激動,,他把左手握成拳頭在椅子扶手上拍打了幾下?!拔覀兡莻€時候大學一畢業(yè)就分配到了基層,,要干很多年取得一定的成績后才能得到提拔。正是幾年的基層工作,,使我們學到了很多知識,,比書本上的要有用得多??墒乾F(xiàn)在的公務員就缺少在基層鍛煉的意識,。”從基層人員到廣西煤炭廳的副廳長,譚春茂的成功之路并非平步青云,,而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 平淡才是真 淡泊亦精神 在采訪譚春茂中,我對他那種堅毅的奮斗精神感到由衷的敬佩,。我不禁問道“您當干部這么多年,,一定得過不少榮譽吧,你覺得你最大的成就或是讓你覺得最驕傲的事是什么呢,?” 在談到自己最大的成就或讓自己覺得最驕傲的事是什么時,,他坦然一笑:“我覺得自己是個很平凡的人,工作了幾十年卻也沒做過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span> 隨后便講述了這么一件事情。 原來在上世紀70年代末,,廣西煤炭礦山的條件非常艱苦, 很多知識分子都不愿留在那里,,而大多數(shù)知識分子的家人又都在農(nóng)村。譚春茂便向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政府提出把煤炭單位一些知識分子的家屬遷到他們所在工作地,,以解決兩地分居問題,。后來區(qū)政府采納了這個建議,并很快為那些知識分子家屬解決了“農(nóng)轉(zhuǎn)非”問題,。這樣便為廣西能源產(chǎn)業(yè)留住了知識分子,,對發(fā)展廣西能源事業(yè)具有很大的意義。 “能為廣西留住人才,,能解決他們的一些實際困難,,我覺得比我得到什么榮譽都重要……”譚春茂在基層工作的十幾年間得過不少榮譽,然而他并不是很在乎這些榮譽,,在他當處長時,,還主動把許多榮譽讓給了別人。他說,,榮譽對于一個人來說只是代表著過去,,而踏踏實實才是最重要的。 譚春茂很珍視他的一本相冊,。我對其中的兩張照片印象特別深,,一張是他家鄉(xiāng)南木屯的照片,那是在一座小山上照的,。幾條略顯蒼涼的樹杈擋住了山角下的小村子,,他用手準確地指出了家里的老房子。還有一張是他當領(lǐng)導時下基層視察,,在曲折艱險的山路行走時被人拍下的照片,。這些照片是他工作生活的寫照,見證了他純樸真實的一生。 退休心不休 心系貧困生 采訪中,,一個問題一直縈繞在我心中,,最后我終于忍不住向譚春茂提出來了:“當初為什么選擇煤炭行業(yè),而且工作了這么多年,?” 他說,,當時社會上提倡“干一行,愛一行”,。畢業(yè)后,,自己參加了一年的勞動鍛煉,后來組織就安排他到煤炭行業(yè)做行政工作,,并不是自己的選擇,。說到這里我注意到譚老的神情似乎有些黯淡,他似乎在回憶著什么,。 “那么你當時有其他打算嗎,?” “其實我當時是很想當老師的……我是從大山里走出來的。我很清楚農(nóng)村的貧苦,。那里的教育,、醫(yī)療條件都很落后,醫(yī)院連中專生都不愿意呆,。我以前就想著回去當老師,也想過當醫(yī)生……但是組織上的安排我又不能不服從,。后來我就一直做著行政工作,。” 說到這里,,譚春茂又關(guān)心起母校對少數(shù)民族學生的培養(yǎng)情況,。他說,貧困山區(qū)的孩子還是有很多讀不起大學,。母校應該考慮給山區(qū)來的少數(shù)民族學生更多的幫助,。當筆者告訴他,母校有很多助學政策時,,譚春茂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采訪很快結(jié)束了,離開時,,年近七旬的他堅持親自送我,。他依然矍鑠的精神,和藹可親的笑容,,還有那不平凡的生活經(jīng)歷讓我難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