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展示校友風采,,通過示范引領助力學院本科人才培養(yǎng),美術學院組織策劃了“校友回校講學系列活動”。11月20日中午12:40,,“畢業(yè)校友回校講學”首場活動于學校大禮堂成功舉辦,美術學院2018屆視覺傳達專業(yè)畢業(yè)生,、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視覺傳達系碩士畢業(yè)生唐藝嘉受邀回校,,為學院2018、2019級全體學生分享留學經驗和專業(yè)學習心得,。

此次講座的主題是舞動的音符,,唐藝嘉表示因其從小學習并熱愛拉丁舞和古典音樂鋼琴表演,作品通常以舞蹈與繪畫,、視覺行為藝術,、編舞、影像等形式創(chuàng)作展出,。

講學現場,。 陳曉、朱光羽供圖
唐藝嘉分享了她對藝術創(chuàng)作的個人理解,,以及在國外求學期間的專業(yè)學習和實踐經歷,。她強調藝術作品傳遞的內容非常重要,基于個人興趣和特長,,她對身體感知,、運動空間進行了專業(yè)探索,認為每個人的身體就是獨特的感知檔案資料庫,,通過身體與空間對話,,通過視覺與表演融合,從不同的主體對象汲取靈感,,將繪畫和舞蹈轉換和結合,。 講座過程中,唐藝嘉還展示了個人的行為藝術創(chuàng)作,,帶著問題意識思考藝術創(chuàng)作的內涵,。例如,在后疫情時代,,人們更多地通過“冷漠”的手機或電腦屏幕進行交流,,她想研究藝術作品怎么樣貼近肢體,并通過身體進行再現,,通過肢體語言進行補充,,重新恢復人與人之間的溫度和觸摸,;作為藝術作品,她設計并自制面具,,很多人喜歡戴她送的面具,,大家一起戴上面具唱歌、跳舞,、游戲,,可以感覺到打破了很多“束縛”,更自由更自在地交流交往,,這也是在藝術的形式下融通心靈的一種感知和嘗試,。

講學現場。 陳曉,、朱光羽供圖
最后,唐藝嘉表示,,她非常珍惜此次回校交流的機會,并告訴在座的學弟學妹,,藝術作品要有靈魂,,不能拘泥于表面,要有深度以及作者自身的態(tài)度,。她說,,一個有靈魂的藝術作品,應該能夠深入人心,,在你看到的那一瞬間,,就能與你的心靈相通,這是藝術最高級的一種表現,,就是可以與觀者達到靈魂的共鳴,,使人得到一種精神上的洗滌和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