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則
1.課程考試(查)作為測量學生的知識與能力,、評價教學質量的基本手段,是高校教學管理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有關課程考試(查)的內容與方法的改革,、考試(查)的組織管理與質量監(jiān)控以及學生的考風考紀情況,,也是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的一項重要內容,。為進一步加強我校本科課程考試(查)管理的科學化,、規(guī)范化,加大考試(查)方式,、方法的改革力度,提高課程考試(查)質量,,充分發(fā)揮考試(查)的檢測,、診斷、評價,、反饋等功能,,根據學校教學管理規(guī)章制度,結合近期考試(查)質量檢查及抽樣評估情況的反映,,特制訂本條例,。
2.課程考試(查)是一項嚴肅的工作,教學院長和各教研室主任必須對考試(查)科目,、命題,、日程、監(jiān)考人員等有關考試(查)工作親自過問,、安排落實,、督促檢查。
3.所有課程和實踐教學均須進行考試(查),。課程成績原則上由平時成績,、期中考試(查)成績和期末考試(查)成績(或課程結業(yè)考試成績)三部分組成,其中平時成績和期中考試(查)成績各應占課程總成績的15%,,期末考試(查)成績應占課程總成績的70%,。學生平時成績由作業(yè)(含未獨立設課的實驗、實習,、調查等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報告),,課程討論,、質疑答問,平時測驗組成,也可根據課程特點相應調整平時成績與期末考試成績比例,。
二,、考試(查)課程和考試(查)資格
1.一學期內結束的課程按一門課程進行考試(查);跨學期的課程每學期按一門課程考試(查),。
2.課程考試(查)前,,各任課教師須嚴格審查學生的考試(查)資格,并將學生有無參加考試(查)資格的情況在課程結束前一周隨堂公布,。學生如有異議,,可在兩天內向任課教師及其所在學院申請復議。教師和學院在接到復議申請后,,三天內提出處理意見并通知學生,。并將有考試(查)資格學生名單交教學秘書處。
3.學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取消其參加課程考試(查)的資格,,該課程成績以零分計:
(1)曠課時數達該課程計劃時數的四分之一以者;
(2)請假缺課時數(含曠課時數)達該課程計劃時數三分之一以者,;
(3)缺交平時作業(yè)三分之一以者,。
4.學生未按規(guī)定選課程序修讀的課程,不得參加該課程的考試(查),,擅自參加者不記載其考試(查)成績,。
5.根據《中南民族大學學生重修實施辦法》(民大教學[2006]17號),全校普通本科學生各學期不及格和未參加期末考試(查)的課程一律不再安排補(緩)考,,實行免費重修,;重修課程采取跟班考試(查);如因教學計劃調整或修訂而無法跟班重修的,,可自學并在學生畢業(yè)前安排一次重修考試,。
三、課程考試(查)方式
1,。根據課程的特點和要求,,課程考試(查)方式分為考試和考查兩種??荚囆问椒譃楣P試,、口試、實驗操作,、技術技能演示,、撰寫論文(報告)、調研報告、綜述,、機試,、設計、或上述方式相結合等類型,。其中,,筆試又分為閉卷筆試和開卷筆試兩種。凡以課堂理論教學為主的課程,,一般以閉卷筆試為主,;實驗課和實踐、實習等課程,,可采用操作性,、機試、設計或演示性考試等方式及方法進行,,也可采用理論部分的筆試與技能部分的操作性,、機試、設計或演示性考試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學校和學院鼓勵教師進行考試方式及方法的改革,。各門課程的具體考試方式及方法,由任課教師根據課程的性質,、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予以確定,,寫出考試(查)方案,經教研室初審,,所在院(部)教學主管領導審核,,教務處審批,。
2.各課程(公共選修課除外)應在學期中安排一次期中考試(查),。新生第一學期課程不安排期中考試。
3.學期中結束的課程考試(查)安排在授課結束后的一周內進行,。閉卷筆試的考試(查)在每學期的考試周進行,,其它方式的考試(查)應在考試周前結束。
4. 按照相關規(guī)定,,選修課均在考試周前進行考試,,任課教師可以根據課程特點實行開卷或閉卷考試,考試形式也可靈活多樣,;若采取閉卷考試,,命題教師要在考試前三周出好試卷,填寫《試卷打印單》,,交至教學秘書處,。必修課原則上在考試周進行考試,但是根據課程進度與需要,,也可以進行提前考試,。在考試周進行考試的課程,,任課教師同樣需要提前三周出好試卷,填寫《試卷打印單》,,交至教學秘書處,,方便打印試卷。
四,、考試(查)過程和考場管理
1.各門課程的命題應以教學大綱為依據,,題量適中,難易程度合理,。
2.每門課程應出A,、B兩套筆試試卷。A,、B卷同時作為考試用卷,,兩卷的重復率不超過20%;全校公選課一律出一套試卷,。同時要求寫出標準答案和評分標準,,評分標準應科學、合理,、規(guī)范,。
3.監(jiān)考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凡在職教師應根據教務處和學院(部)監(jiān)考安排,,認真履行監(jiān)考職責,。
4.考試前期,學院須加強考風考紀教育,積極組織教師和學生認真學習“中南民族大學考場規(guī)則”和“監(jiān)考員守則”,,明確各類人員的考試職責和紀律要求,,充分認識到考試的嚴肅性和違紀、舞弊的危害性,。
5 .考試階段,。各監(jiān)考教師要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嚴格執(zhí)行《監(jiān)考員守則》,,重點做好考前的“清場”(即非考試必需品一律不得帶入考場)和考生必帶證件的檢查,,考試中的“全程監(jiān)控”,以及考試結束時的考卷回收,、清點,、封裝等工作,并及時填報《考場情況記載表》,。
6.巡視工作,。學院(部)巡視領導須加強考場監(jiān)控,重點檢查本單位監(jiān)考教師職責履行情況,并及時,、妥善處理各種偶發(fā)事件,。重點檢查教師的監(jiān)考質量和學生的考風考紀狀況,同時,,將巡視信息及時反饋或通報,。
在監(jiān)考過程中出現(xiàn)學生考試違紀舞弊事件,如果是由院(部)領導和監(jiān)考教師發(fā)現(xiàn)的,,將不影響院(部)考場管理評估成績,;如果監(jiān)考人員未發(fā)現(xiàn)考生作弊行為而是由巡視人員發(fā)現(xiàn)的,則視為監(jiān)考人員失職,,影響相應的考場評估指標的成績,。
六、試卷評閱
1.參加學校統(tǒng)一組織的閉卷考試課程的試卷,,由任課教師按照相關規(guī)定自行評閱,,或由教研室主任負責組織集中評閱。
2.筆試閉卷課程考試成績應按百分制評定,,無法按百分制評定時,,可按優(yōu)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等五級分制評定,。
所有百分制筆試試卷,,一律用紅芯筆評分。具體要求:各“小題分”應以正分的形式(不寫“+”號)標明于小題號左側,;“各大題分”(即題型分)須將小題分之和填寫在“大題的得分欄”內,。最后再加算出全卷得分,并將各大題分抄錄至試卷表頭的“題型得分表”中,。
3.閱卷教師應注意保持學生試卷的卷面整潔,,不得在試卷上亂涂亂畫或打草稿,。凡有分數更改處,,均須由閱卷教師簽名。大題合分,、全卷統(tǒng)分應準確規(guī)范,。
4.閱卷評分工作須在該課程考完后一周內完成,并將試卷評分結果用黑色或藍色墨水筆記入《學生成績登記冊》,??荚嚒⒖疾槌煽円唤浽u定,即不得更改,。學生如對評分有疑問,,本人不得找教師查閱,應在考試結束后至新學期開學兩周前書面報告教學秘書,,經教學院長簽字同意后按《中南民族大學學生復查試卷管理(暫行)辦法》執(zhí)行,。核實后成績確實有誤須更改的,應由教務處考試主管部門,、任課教師和院(部)教學秘書在成績更改處簽名或蓋章,,以備今后查檔。
5. 任課教師還應認真填寫以下相關考試材料:①《課程考試(查)命題審核表》 ②A,、B樣卷或《課程考試說明》③標準答案或評分標準 ④《考試質量分析表》⑤《課程考試成績分類統(tǒng)計報表》(上述表格首先要教研室主任和教學院長審核簽字),,并將試卷按照學號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整齊后,和以上填寫材料一起交到教學秘書處,。
6.閱卷教師在閱卷過程中應做到公平,、公正,不得送人情分,。學校復核試卷或學生查分時發(fā)現(xiàn)成績出現(xiàn)差錯的,,依據《中南民族大學教學與教學管理事故認定及處理辦法》給予相應處理。
7.任課教師應對本門課程考試情況進行仔細分析,,并按要求認真填寫《考試成績統(tǒng)計分析表》,,在規(guī)定時間內上交院(部)。凡教考分離的每門課程還應由課程負責人或教研室組織填寫《考試質量分析表》,,做好考試總結,。
8.缺考及違紀舞弊學生一律以“0”分記載其課程成績。凡正常參加考試的學生卷面成績應在“1”分以上(含1分),。
七,、考試檔案管理
1.考試檔案是指在考試過程中所生成的試卷、表格及其它有關電子,、聲像和紙質等材料,。所有考試檔案由學院負責整理、裝訂和保管,。
2.學生考試試卷的裝訂與保存,。以課程為單位,按學校統(tǒng)一規(guī)定的式樣(封面由學校提供)進行裝訂,。整本試卷的順序應與《學生成績登記冊》的順序一致,,并將《學生成績登記冊》的復印件裝訂在第一份學生試卷之前。試卷裝訂順序:
(1)封面
(2)A,、B卷樣卷,,標準答案和評分標準
(3)考場情況記載表
(4)考試期末成績統(tǒng)計分析表
(5)學生成績登記冊
(6)學生試卷
3.其它有關考試材料,。①《課程考試(查)命題審核表》 ②A、B樣卷或《課程考試說明》③標準答案或評分標準 ④《考試質量分析表》⑤《課程考試方式分類統(tǒng)計報表》等材料,。以上材料應按學期分類裝訂,,另行存檔。
4.檔案整理的完成時間,。各種文本檔案材料,,須于下學期開學四周內裝訂、整理完畢,,學校組織相關部門根據《中南民族大學院(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試行)》進行抽樣評估,。
責編:張星
審核:江瑩
上傳:張星